亲朋好友结婚是件喜事,没事去占个喜气也是蛮好,但是去参加婚礼,按照传统,都要“随份子”钱。多了压力大,少了拿不出手,这也着实为难了一大批刚刚毕业的90后甚至80后,坐在同一个饭桌上寒暄起来,谁混得好谁混的不好,又感觉面子上过不去,其实,何必呢?聚在一起是个缘分,能够请你是个情分,末了不再跟你联系,你觉着我跟你很熟吗?
最近有一位沙市的王小姐,刚刚给多年未联系的同学送完份子钱,就被对方拉黑,对方则是选择退同学群,同样遭遇的还有不少的未婚族。这样的奇葩事件,还真是不多见。
已经多年未联系,为何突然被请?到底,还是为了给自己长脸,自己的亲戚朋友一看,同学来了这么多,会从心眼里觉着这个小姑娘、小伙子还是蛮不错,人缘比较好。长辈们经历的事情比较多,大多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看人看事都看的明白,人多了,自然是看不过来,既圆了场面又饱了面子,为什么不请呢?
明明知道交情不深,为何还是答应了呢?“怎么也得上个人情”,给对方个面子,万一哪天遇见了有个什么事的也好处理,想必是部分人的初衷,多数的人则是不知道怎么去拒绝别人意料之外的邀请,担心别人说自己不给面子,担心以后见了面不好说话,担心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想的事情太多,简单的事情便复杂了。
究竟该不该接受类似的邀请呢?
与人相交讲究的是个“诚”,真心真意的决定与对方交往,能够为双方共同思虑,想必是极好的。“话不投机半句多”,说的也是能聚到一起的人,相互之间的默契一定是有的,一定存在着某种共同的利益在里面,但是,现实的交往往改变了这句话的含义,“无利不起早”,已经占据了交往的主线。有一个良好的价值观,显得很重要。
不仅要以诚相待,也要学会拒绝。
缘何不拒绝,好人主义的思想在支配。好人过的好累,因为他总是在忙着做事,可能大多数的事情都是别人的,一旦事情没有做好,周围的人反倒会投来质疑的目光和批评的言论,好人难当成了社会上很多人遇事不作为的理由。那么好人总归要有一个标准吧?在笔者看来,好人就是既能做好自身事情,又能有选择的帮助别人。有选择是说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的,不带勉强意味的帮助,做到这一点很难。要拒绝别人,要面对别人的冷脸,但是,最简单的一句“对不起,我不能”总归是能够说得出口,“我需要考虑一下”,既是给对方一个台阶,也是给自己留足冷静的余地。
“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与人交往的基本遵循莫过如此,“势利之交,难以经远”,知道自己做的将要是什么,可能很多像王小姐类似的遭遇就会避免,而那位同学,以后恐是不好再在同学面前露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