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同学们分享的是:精选10篇「人民日报」8月最新满分时评,语文贵在积累与应用,非一日之功,望大家能沉心学习,坚持不懈。
【目录】
1、直来直去不拐弯,他们的生硬表达另有隐情 田卜拉 人民日报评论 2022-08-01
2、“从白天打到黑夜”,山里的“村BA”为什么这么燃?晶微 人民日报评论 2022-08-08
3、“背景很假?”不,是乡村太真!曹怡晴 人民日报评论 2022-08-10
4、神级纪录片频出,真实何以让人如此“上头” 孟繁哲 人民日报评论 2022-08-15
5、“糖水爷爷”被网暴,莫让自持正义成为伤人武器 人民日报评论 2022-08-16
6、开书店的尽头是直播? 智春丽 人民日报评论 2022-08-19
7、标点符号,该不该“斤斤计较”?闯山 人民日报评论 2022-08-22
8、“比公交车还贵”的共享单车,你会骑么?沈若冲 人民日报评论 2022-08-24
9、有趣、有料、有关爱……今天,好的科普“长”啥样 喻思南 人民日报评论 2022-08-25
10、年轻人返乡种田,是退路还是出路?许晴 人民日报评论 2022-08-26
【正文】
1、直来直去不拐弯,他们的生硬表达另有隐情 田卜拉 人民日报评论 2022-08-01
前不久,一条“关于外卖员是个聋哑人”的帖子广为传播。一位网友认为聋哑骑手在短信交流中语气不好的小小抱怨,意外收到了很多善意解释,原博主随后表示能够理解与体谅。相关话题一度登上热搜并引发关于 “聋哑人士语序和表达不一样”“听障人士没有语气概念”等讨论。今天我们就从这儿聊起。
通过手机打字交流原本就难以准确传达语气,尤其对于习惯手语表达的听障人士而言,用汉字准确传达语态、情绪等信息更显不易。必须看到,汉语和手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系统。 如果说汉语通过有声语言及表意文字等传达思想,那么手语主要根据视觉规律“遣词造句”。从语序上说,汉语的“我想回家”在手语里的顺序是家、回、我想,“没有吃饭”在手语里是吃饭、没有,主谓、动宾、疑问等不一样的使用习惯,使得一些初学汉语的听障人士以手语语序使用汉字词汇,旁人看起来难免觉得有些颠三倒四。
从语气上说,汉语通过听觉表现语气,抑或通过汉字里的吧、啊、哇等语气词传递情绪,而听障人士主要依靠视觉上的表情状态来传达感情。正如一位手语老师分享的例子,汉语里的“是的”“是呢”“是啊”,听障人士打字往往就是一个“是”;汉语里让某人给自己东西,可能蕴含着商量、乞求、命令等多种意思,但听障人士在失去表情及语境时,或许只能孤零零地解读出“给我”二字。虚词的省略,容易给人造成表达生硬的误解。
展开全文
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表达习惯。能否熟练掌握其他语言,关键看熟悉程度。在我们身边,汉语其实类似很多听障人士的第二语言。经过正规系统的学习训练,确实有不少听障人士可以熟练读写。但对于他们而言,认知的形成必须经历更为坎坷的过程,掌握语言技能尤为不易。反观我们中的很多人,纵然耳聪目明,仍在为学习外语而挠头、为中国式英语的表达而苦恼。做一番换位思考,或许更能理解听障人士学习汉语的困难,更能理解直来直去式表达背后的隐情。
失去听力,不等于失去交流的权利。我国听力残疾者超过两千万人,由于特殊教育起步较晚、社会关注不够等原因,一些听障人士仍然难与他人有效沟通。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隔着口罩无法读清唇语,更加剧了听障人士交流的困难 。对于“无声骑手”而言,没法打电话与店家、顾客沟通,势必要付出更高的时间成本,而在“与时间赛跑”的工作中,速度慢了就可能被投诉。减少类似的委屈,让听障群体表达无碍,是让更多残障人士享有人生出彩舞台的题中之义。
《“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明确要求“加快发展信息无障碍”。作为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一环,信息无障碍旨在使所有人平等、方便、安全地获取、交互、使用信息。时下,一些外卖APP推出了听障人士专用版本,帮助骑手编辑常用语,并建议顾客进行文字沟通;有的平台优化路径规划,帮助残障骑手降低配送难度。在日常生活中,实现汉字、手语互译的聋听交流系统助力听障人士在办事、问诊、咨询等复杂场景中畅行无碍。 这也说明:为更多听障人士装上顺风耳、传声筒,科技创新的作用不可小觑。
最好的无障碍设施,是意识无障碍、人心无障碍。在生活中,愿意关爱残障人士的是多数,但不了解他们具体痛点的人可能也为数不少。从这个意义上说,此次关于听障人士是否有语气的讨论,是一次有益的科普,帮助人们走近这一群体,增加一份理解与体贴。 必须看到,残障人士既不是被社会忽视的“隐形人”,也不是事事被包办的“大熊猫”。更好关爱他们,在设施建设、保证就业等方面夯基固本,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发现自身价值,融入社会大家庭。
有人说:残障人士,不是不能,只是不便。 石家庄外卖小哥刘钊坚信“不能说话,就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每天比别人多跑几小时,一度登上城市单日配送榜第一名;90后听障女孩谭婷定期推出普法短视频,希望为更多人提供法律帮助;上海一家无声咖啡店里,聋人店员做咖啡、装饰壁画,为城市送去更多温暖与感动……他们以奋斗身姿跨越语言障碍,成为点亮“无声世界”的“星星之火”。学习他们自尊自信的品格,更要为他们创造自立自强的条件,才能让文明之风吹拂社会、让更多暖流滋润人心。
这正是:所思所想得互通,此时无声胜有声。
2、“从白天打到黑夜”,山里的“村BA”为什么这么燃?晶微 人民日报评论 2022-08-08
近日,贵州省黔东南州台盘乡的一项篮球赛事火了。场上赛况激烈,球员攻防有板有眼;场外热情高涨,球迷围得水泄不通。这场当地村民一年一度的篮球赛,经由短视频火爆全网,网友们参照“NBA”“CBA”的命名规则,称之为“村BA”。而后,这个“网红球场”迎来重磅赛事——贵州省“美丽乡村”篮球联赛黔东南州半决赛和决赛。在最后的总决赛上,仅一个直播间里就有超百万网友观看。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体育比赛“破圈”并不罕见,但是像“村BA”这种“草根”赛事赢得广泛关注的却并不多。提到篮球赛,很多人往往会想到宽敞明亮的场馆、设施齐全的环境、带动氛围的啦啦队,无论如何都与“专业”息息相关。 但是“村BA”的走红,证明篮球也可以“接地气”。赛场没有棚顶,观众敲打矿泉水瓶、铝盆、大镲应援,连奖品都是黄牛、小香羊、小香猪。每一个环节,都让“村BA”散发出极具乡土风格的气息。在这里,篮球不再拘泥于特定的语境,而是下沉到乡村中,以富有本地特色、为当地大众接受的形式展示出来。
事实上,篮球在这里拥有着悠久深厚的运动基础。《贵州省志•体育志》记载,早在1906年,位于现今独山县某小学内就“建有篮球场、开展篮球活动”,此后历经各个时期始终长盛不衰;上世纪70年代,活跃于黔东南州的“苗寨女篮”名震省内外。篮球赛也成为当地颇受欢迎的“节目”,一逢开赛,附近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就会前来观战。在此次比赛所在球场旁,还有一处老场地,后因容纳人数有限、修建新场而被弃用。一老一新的对比下不难看出,大众热爱体育运动,激发体育场地增量建设;体育场地日益增多,进一步推动大众的热情;两者相互促进,形成积极循环,厚植起更为丰富的大众体育土壤。
体育基因需要培育,体育精神需要激发。“村BA”参赛人员大多是22岁至40岁的村民,他们当中——有的在当地务农、做点小本买卖,有的在外务工、回村参加比赛。虽然绝大多数不会扣篮,也很少能做出技惊四座的动作,可这不影响他们参赛的热情。年龄、职业和能力不是“村BA”评判一个人能否当球员的标准,发乎内心地想打球才是。 赛事组织不根据外在条件限制人、参赛球员心怀热爱而战,这是真正的体育精神,是纯粹和本真的体育内涵。2021年某短视频平台推出过一个“年度高光时刻”作品集,身穿围兜的少年在摊位前练习运球,引起广泛关注。这个名叫石学念的篮球少年,正是来自黔东南州。
“多一个球场,少一个赌场;多看名角,少些口角。”有人曾如此总结良好文化环境对村风民风的影响。乡村振兴,既要有产业的兴旺,更要有文化的繁盛。文化的土层深厚,才能让村民更好地扎根其上,寻回更多“乡恋”与“乡愁”,与故土故园产生更牢固的情感联结。正如“村BA”所展示的文化图景: 村里组成篮球队、村民成为拉拉队、村际打起友谊赛,都是在“乡村时空”中增添了一层“文化时空”,把乡村和村民纳入了一个“文化磁场”之中。“村BA”也启示我们,农村文化建设、村风民风滋养,绝非朝夕之功,绝非简单输入,而需要在田野上、村庄中找回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这可以是体育,可以是艺术,可以是音乐,可以是舞蹈,可以是文学,可以是一切生长在广袤大地深处的文化的花朵。
截至8月2日,“村BA”比赛暂时告一段落,但这一赛事突破了不少人关于体育赛事的刻板印象,向大家展现体育比赛竟然还能有如此新鲜、灵动、具有生命力的面貌。 它深深扎根在乡土,也深深种进人们的脑海里、融入大家的生活中,搭建起人与人、人与乡村、人与篮球的情感认同,培厚了我们共同的文化土层。
这正是:
篮球乡里赛,引众八方来。
若问为何故,皆因太精彩。
3、“背景很假?”不,是乡村太真!曹怡晴 人民日报评论 2022-08-10
最近,一个在新疆直播卖蜂蜜的小伙子火了。 短视频里,身后是像油画一样安静的山川河流、碧水蓝天,小伙子黝黑的形象与美丽的景色放在一起,显得格外突兀。网友们纷纷打趣:“你这背景太假了!”为了“自证清白”,主播使出浑身解数:下河玩起了“打水漂”,找来友情客串的小伙伴当起“工具人”,还牵出了自己的“工具马”……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件事。
一来一回,互动还在继续。 有网友把他 P进了跳舞的视频中,整齐划一的步伐堪称天衣无缝;有网友把他P到足球场中,踢球射门的一脚竟然有点帅;还有的网友已经不满足于日常的场景,火山、海底、宇宙,甚至二次元虚拟游戏和动画片里,都能看到主播奔跑且毫不违和的身影……与众多二次创作相呼应的是,直播账号的粉丝水涨船高,各个平台的相关视频点击量跃升至几百万,直播间里售卖的当地优质蜂蜜也很快卖断了货。
这并非是第一个被流量击中的乡村短视频博主。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直播和短视频平台快速兴起,不少镜头对准“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乡间美景,复刻“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乡间劳作,重现“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乡土人情。从乡村美食达人到乡村生活行家,越来越多的乡村短视频博主找到了“流量密码”, 通过及时性的、非线性的、随意性的呈现方式,记录闲适、自在、慢节奏的乡村生活,在重塑“数字原住民”乡土印象的同时,也唤醒了部分“他乡远行客”的集体回忆。
“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假背景男孩”在经历了创业失败后来到新疆尉犁县,被这里的秀美风光与乡土人情所治愈。同样,短视频中所呈现的“向往的生活”,也治愈了屏幕前你我的焦虑与怅望。有人说,“ 通过熟悉一个小村落的生活,我们犹如在显微镜下看到了整个中国的缩影。”古典唯美也好,朴素真实也罢,作为记录和书写农村社会转型与农民心灵嬗变的重要媒介, 乡村短视频的意义远不限于田园牧歌的浪漫、岁月静好的抚慰、空中楼阁的想象,而且彰显着悠久传承的生活美学与乡村美学,不仅提供了一个了解农村、展示农村的窗口,也为乡村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开辟了新路径。
当前,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今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的《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指出,要推进数字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持续开展数字乡村试点。令人“上头”的短视频,连接农产品和市场,连接乡村与城市,更发挥着连接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的关键作用。 数字时代,短视频平台正逐步成为促进乡村发展的“新农具”,流量则转化为助力乡村增收的“新农资”。在新疆尉犁县,通过“假背景男孩”等人的直播带货,罗布麻蜂蜜单品销量名列全平台第一;从全国的数据来看,2014年至2021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从0.18万亿元增长到2.05万亿元;有直播平台数据显示,去年乡村短视频创作者中54%为返乡创业青年,乡村短视频总获赞量达129亿次,创作者收入同比增长15倍。
如火如荼的乡村短视频浪潮,让农村更有看头、农民尝到甜头、农业充满盼头。但也要看到,生机勃勃与良莠不齐并存,大量创作者的涌入不可避免会带来内容的同质化,甚至会为博取眼球、骗取流量恶意制造各类伪乡村和猎奇乡村。 “流量就像是一阵风,有风我能轻松点,风过去了我还是会坚持走自己的路,我就希望大家暂时忘掉我,我好继续安心带货。”面对突然的走红,小伙子的回应十分清醒,也让网线另一头那些害怕假、渴望真的网友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数字时代,唯有与时俱进的形态、全面规范的业态,才能拒绝野蛮生长的枝蔓,将乡村短视频博主的个人发展与乡村发展纳入协同进步的路径,吸引更多人才扎根山乡,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一股关键力量。
这正是:
一方屏幕零距离,“播”出山乡新天地。
大好风光美如画,我这背景真不假!
4、神级纪录片频出,真实何以让人如此“上头” 孟繁哲 人民日报评论 2022-08-15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近年来,曾一度小众化的纪录片多次掀起收视热潮。 或探访特色美食,展现地域文化;或航拍万里山河,带来诗意之旅;或聚焦稀世文物,诠释工匠精神……一部部纪录片相继成为网络“爆款”,与纪录片相关的话题也不时冲上热搜。纪录片的艺术魅力来自何处?什么样的纪录片会受到观众欢迎?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一般来说,纪录片以现实生活、客观实存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物真事真景为表现对象,有“动态相册”“生活之镜”之称。据统计,2021年我国网络纪录片全年上线377部,比2019年增加了200余部。此外,国产纪录片的题材广度和制作品质也在稳步提升。 从聚焦个体命运,记录歌哭于斯的人间烟火,到关注自然环境,捕捉草木山河的趣味细节,再到深挖历史文化,展示时代变迁的缤纷图景,一部部纪录片就像一个个敏感的触角,通过触碰错综复杂的世界、社会、历史,满足观众的求知欲,也滋养着他们的精神世界。
真实,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力量。相较于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经历的真实,纪录片带来的真实感更加丰富,也更具美学价值。 画面细节讲究,摄影技术娴熟,旁白精炼恰当,精心设置的影音元素,让观看者有身临其境的奇妙体验。比如,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注重用声音传递现场感,电锯的声音、吸尘器的声音、修复木器声音、师傅和徒弟交谈的声音与图象结合,将文物修复的现场环境、工作状态和文物修复师的情绪传达给观众。画精、构巧、词美、意深,优质纪录片将生活真实上升为艺术真实,让人们在增强审美体验的同时得到信息接受、知识更新和心灵满足。
从创作理念上来说,影视剧故事多为虚构,因此制作者可以发挥想象、大胆设计。但纪录片的情节不能预先编排,人物不能提前设计,生活情境难以预测,有价值的素材稍纵即逝。“ 记录者像一位拾贝人,静静等待生活的海浪把贝壳带上沙滩,一旦发现就迅速捡拾,稍不留意贝壳又被带回大海,无影无踪。”从这个意义上说,纪录片不只是真实生活的“搬运工”,呈现什么样的真实,传递出创作者的思考。另一方面, 创作者又必须保持对周遭世界的敬畏和对被拍摄者的尊重。可以说, 纪录片是等待的艺术,也是克制的表达。这正是纪录片的独特魅力所在。
不同之处在于,移动传播时代,纪录片主动拥抱数字科技,不断拓展表现形式。 为适应碎片化的传播场景,微纪录片、VR纪录片、交互式纪录片、动画纪录片等新纪录片类型应运而生,以节奏明快、信息密集、放大场景细节等特点打动观众。此外,纪录片还与其他视听节目融合,出现“纪录片+剧情演绎”“纪录片+综艺”“纪录片+互动体验”等跨界类型。观众通过发送弹幕、二次剪辑等抒发感想,在增强参与感与互动感的同时,丰富了纪录片的内涵。技术更先进、表达更新颖、形式更丰富,当代纪录片适应了年轻观众的文化消费偏好,受到广泛追捧也就不足为奇。
纪录片形式有新有旧,但记录真实的过程同样不易。这种不易,可能是风餐露宿,跋山涉水,用几年努力换取自然世界几小时的呈现;可能是进入医院病房,奔走大街小巷,冒着生命危险拍下的珍贵抗疫影像;还可能是在拍摄中,用陪伴和沟通打动被拍摄者,使其在摄像机前放下顾虑、打开心扉。观众只需轻点鼠标就能线上播放的纪录片,不仅包含着大投入、长周期,更蕴含着创作者的高超水准与艰辛努力。作为一种高强度的精神劳动,纪录片创作需要创作者的情怀和水平,也呼唤观看者的支持和敬意。
我们需要纪录片,既是为了观察世界,更是为了理解自己。记录者的镜头收近一些,就能洞察事物的真相,领略问题的实质;他们的镜头拉远一些,便可阐释历史的演变,描摹时代的图景。纪录片带我们穿过时光,跨越山河,看见生老病死,感受喜怒哀乐。它传递出创作者对“何为真实”这一命题的认识和思考,也鼓励我们用开放的心态拥抱人生的更多可能。
这正是:
画亦精,声也美,艺术表达更丰富。
身未动,心已远,居家可行万里路。
5、“糖水爷爷”被网暴,莫让自持正义成为伤人武器 人民日报评论 2022-08-16
前不久,武汉一位街边卖糖水的老人意外走红。“2元无限续杯,17年如一日”的坚守,令无数人为之感动。然而,无端的网络暴力搅乱了“糖水爷爷”一家的正常生活。时下,“糖水爷爷”已不再出摊,留下字条表示“想安静地生活”,并打算回到老家。原本是众人点赞的好事,因何成了“人走茶凉”的憾事。今天,我们就从这儿聊起。
在网红饮料层出、“食物刺客”来袭的市场上,2元随便喝、多年不涨价的绿豆汤、银耳汤,满足了消费者对于价廉物美的期待,在酷暑之中给人带来凉意。尤其是标牌上“喝开水不要钱”“老人喝水不要钱”等质朴言语,更体现了老人回报社会、方便邻里的善意,在利益至上的乱象中不盲目迎合,为社会注入了暖流。正因如此,“糖水爷爷”被迫关门,尤其令人不舍与痛心。
有人说:恶语喧哗,好人退却。17年风雨无阻的糖水摊,没有倒在经营压力下,却倒在了网络暴力前。纵观那些网络言语,从“食材不干净”的无端质疑,到“孙子是自闭症”“子孙不孝、无依无靠”的恶意造谣,经相关媒体证实,确属无中生有。 锃亮的锅盆、群众的口碑,已经为糖水品质做出最好的回应。但发生迅速、声浪巨大的网络暴力,往往能让虚拟世界的无端恶意,在现实世界酿成恶果。键盘侠的凭空捏造,既伤害了“糖水爷爷”和家人,也伤害了社会公众的心。
据研究,网暴的始作俑者往往并非为非作歹的恶人,而是平凡普通的个体,其言行初衷也未必刻意攻击他人,甚至还怀揣着仗义执言的“一腔正义”。在对“糖水爷爷”的指摘中,因为老人未戴口罩和手套就判定食材不干净、会吃坏肚子的人,不少都出于这样的道德义愤。问题在于,占据食品安全的立场,是否就能随意对他人进行道德审判?未经证实的猜想,是否应该脱口而出并“无脑转发”?从看似合理的出发点,到毁人生活的结果,事实证明:并非所有良好意愿都会导致良好结果,不负责任的正义感更会造成无穷无尽的伤害。
正如老人表示,9万人都说不卫生不干净,我心里像插把刀一样。的确,互联网的去抑制效应使一些人忽视社会约束,躲在马甲里肆无忌惮,尤其当所见内容与个人标准有所出入时便大兴问罪之师;而互联网的群体效应使一些人在盲目从众、随大流站队中忘却是非判断,在转发跟评中对无辜者发起攻击。网络暴力这头狰狞咆哮的巨兽一旦出笼,就可能失去控制,不断放大语言的破坏性和杀伤力,哪怕这种伤害非你所愿。
“糖水爷爷”以17年的坚守,为世道人心注入正能量,让更多人荡起“善的涟漪”,正是这一故事的最大价值。退一步说,即便老人在操作流程上不够规范,网友也不妨多一些共情和理解,或通过求证核实、私下提醒等建设性方式帮助糖水摊经营得更好,共同守护好这份温情。 让“糖水爷爷”吞下网暴苦果,绝非公众所愿,这伤害的是人心,辜负的是善良,难以修补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信任。
从女子取快递被造谣出轨,到寻亲男孩刘学州自杀,一次次网络暴力事件为我们敲响警钟:网络空间不是法外空间,匿名性更不是对肆意妄为的掩护。治理网络暴力,需要重拳出击。回到自身,我们必须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网暴的受害者,也可能在冲动中成为网暴的施暴者。他人的行为,自有道德法律加以约束,而不应该任由自己审判和处置。一旦自持正义超过理性,合理讨论越过界限,就可能伤及无辜。 身为“网络公民”,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话负责。即便是正确的出发点,也应谨言慎行;如果拿捏不准,在按下回车键之前不妨先想一想,即将发送的这句话,如果是在面对面的现实生活中,如果是对自己的亲友,还会如此轻易说出口吗?那一刻,答案已在人心中。
这正是:
网络空间有界限,理性思考再发言。
屏幕之前皆人心,勿让言语成利剑。
6、开书店的尽头是直播?智春丽 人民日报评论 2022-08-19
你在各大电商平台的购物车里,除了琳琅满目的生活用品,是否也有几本精心挑选的书呢?这些书籍进入你视野的原因多种多样,也许来自图书馆的新书展台,也许是实体书店的畅销榜单,也许你只是碰巧刷到了一个卖书的直播间,短短几十秒,一键下了单。
在“万物皆可直播”的当下,书也不例外。此前我们曾聊过的知识主播董宇辉,就凭借丰厚的知识储备和独特的个人风格,在直播间屡屡创下图书销售纪录。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加入卖书直播的,除了电商平台、头部主播,还有很多出版机构和实体书店。的确,在网购平台和新冠疫情的夹击下,火爆一时的网红书店有的已经撤店关门,很多实体书店面临经营困境。实体书店如何寻找经营模式?直播会成为实体书店的转型之路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苏东坡一生三次被贬依然坦然面对,为什么我们今天要读《资治通鉴》,这是一本不能错过的职场自我提升指南…… 走进各类图书直播间,就像走进了“有声”大卖场。主播借助超强表现力和精准文案,抓住用户需求、唤起粉丝共鸣、完成销售转化。从体验上看,相比实体书店安静的氛围,直播间更像热闹的集市。 前者是慢慢翻开书页浏览,后者则是信息流快速驶过;前者以慢为美,后者唯快不破。一静一动、一慢一快,虽然最终指向同样的消费行为,但过程体验大不相同。逛书店更像随缘的偶遇,直播买书则是精准营销之下的需求转化。
我们所处时代的最大变化之一,便是媒介环境的变化。 实体书店拥抱直播,正是传播方式变化带来的新机遇。或许你已经不太记得最近一次走进实体书店是什么时候,但你肯定不会否认最近一次刷手机就发生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之前。手指滑动,无远弗届,我们将信息高速公路踩在脚下狂奔。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到28.5个小时,平均每天超过4小时。在这样的背景下,在直播间买零食、买美妆、买衣服甚至是买汽车,都愈发司空见惯,买书又何尝不可?毕竟,流量背后是需求,既然阅读的需求一直都在,那么潜在的读者在哪里,实体书店的触角就不妨伸向哪里。
实体书店拥抱直播,也是对读书价值的重新发掘。从传播介质来看,书籍是文字的载体,自印刷术发明以来,纸质书一直都是人类传播知识的主要形式。完整的目录、严谨的注释、更新的版本,使纸质书成为深阅读的代名词。移动互联网普及后,流量入口争夺愈发激烈,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静下心读完一本书变得不那么容易。一些实体书店通过探索诸如“超级书店+综合业态”等新模式吸引人气,但效果仍有待检验。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冷门图书在直播间卖成爆款,给了我们新的启示:不是人们不再需要纸质书,而是人与书的连接方式需要发生变化。正如一名书店从业者所说:能长期驻足于直播间的用户,大多是有深度阅读习惯的读者,他们的需求是和爱书人产生共鸣,找到真正值得读的宝藏好书。这也为实体书店提供了新的发展启示。
有人担心:直播卖书会不会替代实体书店? 从现有情况看,与其说直播卖书和实体书店相互替代,倒不如说它们互补共生。直播平台作为新的信息连接方式,为实体书店重塑经营模式提供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围绕用户需求,图书出版业全链条正在与直播形成更广泛的连接。比如,专业实体书店牵手出版社推出专场直播,作家与主播跨屏联动,图书编辑从后台走到前台与读者交流,等等。 作为人与书相遇的地方,书店越能将出版人与爱书人凝聚到一起,就越具备不可替代的价值。直播卖书,同样如此。
当然,图书毕竟是特殊商品,需要图书直播从业者在积累内功上下苦功夫。 徒有营销技巧,失了知识内涵,便是本末倒置,难以行稳致远。而在直播间下单的读者们,得了浅阅读的便利,也别忘了抽时间来一次深阅读。否则,“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的痛,或许将始终萦绕心头。
这正是:
书山无涯,直播开路。
欲得宝藏,好书完读。
7、标点符号,该不该“斤斤计较”?闯山 人民日报评论 2022-08-22
近日,有文学刊物发出公告: 此后,投稿者务必用对冒号、双引号,否则不予采用。不长的文字还附上例句,可谓苦口婆心。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汉语的表达规范。
两三行的公告里,竟然放着两个叹号。一群“咬牙切齿”的老编辑形象,浮现在读者眼前。同样是“爬格子”的,评论君深知面对低级笔误时那种难以抑制的烦躁。果不其然,刊物编辑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杂志社这边改稿子改不过来了……不加双引号会让校对很为难,也影响效率”。 作者逞一时之快,随便敲入文字,编辑逐字逐句修改,用稿也快不起来,最终双双陷入诡异的“效率悖论”:时间耽误了不少,却做了一番无用功。
投稿文学刊物,要有起码的文学素养,这恐怕没什么好说的。但有人问,语音输入方兴未艾、九键键盘已成主流,如此严苛地对待标点符号,会不会太刻板了? 对此,我们至少可以引申出两个命题:其一,标点符号是否那么重要?其二,标点符号是否也要因时而变?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现代汉语成熟之前,标点并不常用。古文里的“句读”,往往只标示朗读节奏,不指涉复杂的文本关系。清末,同文馆学生张德彝率先将西文标点引入中国,白话文运动中逐渐形成以12种标点为基底的标点习惯。新中国成立后,规范的标点符号与“推普”“扫盲”一起,让中国人的表达更加晓畅自如。今天,只要翻到《现代汉语词典》的最后,便能看到详尽的使用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说, 让白话文提升表达效率、改进表达精度,标点的作用不容小觑。由此便不难理解,用对标点对于彰显汉语之美、弘扬中华文化的意义。
当然,表达也应是动态的、社会的、具体的。当手机电脑成为第一终端,诞生于毛笔钢笔并行时代的标点符号,是否也应与时俱进? 对此,在规范的基础上,我们不妨更坦诚、开放一点。波浪线表示小小的喜悦、半个括号暗示实际想法、表情包传递直接的情绪……互联网上,灵活、生动、新兴的符号层出不穷,换个角度看也是更丰富、更微妙也更贴近现代生活的表达方式。日用而不觉的“准标点”能否成为通行的“新标点”,恐怕还需经受时光淘洗、大众检验。毕竟,汉语言文字的强大生命力来自兼收并蓄。在互联网的海洋里,有太多的新词、热梗、符号潮起潮落,有的被更恰切的表达取代,有的因岁月冲刷逐渐淡出……相对于漫长的汉语言文字演变发展史而言,这一切都来得太过于急骤而短暂。
“多少钱”不要再说“多少米”、“直播间”不必讳称“啵啵间”……日前,有互联网平台在鼓励规范表达上亮明态度,为“好好说话”做了表率。教育部前不久在答复人大代表建议时也表示,对规范汉字标准需慎重,但语文辞书也会删旧补新,为汉语葆有时代性定了调子。 事实上,正是规范与演变这两股力量的驰而不息,才共同汇聚出奔涌不止的语言之河。
如何对待标点符号、怎样避免错字别字,在快节奏的日常表达中或许没那么紧迫。 但对站在语言之河上游的作家、把守“水质”关卡的编辑而言,严格、谨慎甚至稍有刻板,在个性张扬、莫衷一是的表达环境中不可或缺,又弥足珍贵。
这正是:
古有因一字拈断数茎须,传诵至今。
今人为片语何妨再斟酌,无愧于心。
8、“比公交车还贵”的共享单车,你会骑么?沈若冲 人民日报评论 2022-08-24
最近一段时间,共享单车涨价引发了不小讨论。据媒体报道,今年以来多家共享单车企业宣布涨价,其中某平台的骑行卡涨幅在40%到50%之间,原先30天卡由25元调整为35元。虽然折合下来每天也就多付几毛钱,但对不少刚需用户和深度用户来说,精打细算的生活账本上无疑要增加一笔支出了。今晚,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事情。
事实上对于共享单车涨价,用户早有心理预期。 几年前烧钱补贴的“彩虹大战”,留下了“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地铁口为数不多的停车区域,早已经被瓜分殆尽。共享单车走过了快速扩张阶段,经历了“公地悲剧”的讨论,而随着市场格局的逐渐定型,必然要寻求更加实际的发展模式。正因如此,有分析人士认为“不再打价格战,回归理性的竞争,也是一个好事。”但涨价总归不是个喜闻乐见的消息,互联网讨论中不乏质疑之声。有人直呼“骑行一小时比公交车还贵,骑不起”,有网友支招“加点钱买个自行车不香吗”,也有不少人吐槽“服务质量、骑行体验没有跟上涨价的速度”。
其实单从涨价幅度来看似乎并不大,对骑行成本的影响不至于达到“骑不起”的程度。即便是价格敏感的群体,如果没有更好解决通勤“最后一公里”的办法,共享单车该骑还得骑。互联网上的讨论、质疑,实际上传递出公众的一些情绪、反映出一些担忧。在人们朴素认知中,天天喊着亏损严重、经营困难,为何巨头们却不断扩大投放比例、在烧钱上趋之若鹜?平台经营者是最精明的,不会做亏本的买卖。 此前利用资本优势培养用户习惯,再通过不断涨价收割用户,并非没有先例。美其名曰:资本玩法。这种屡试不爽的套路,结结实实给消费者上了一课:当初抢券薅羊毛多疯狂,现在平台议价权就有多强;当初补贴大战多热闹,现在潮退之后就有多现实。
公众的担忧不无道理。对于熟谙市场运作的企业来说,涨价总能找到无数个理由:硬件和运维成本增加、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软件系统升级……但持续上涨何时是个头?难不成真的要涨到“骑不起”的程度?对于一个高损耗、高运维成本、持续亏损的行业来说,通过涨价自救也不是长久之计,总揪着消费者霍霍治标不治本。 随着共享单车由增量争夺转入存量竞争中,行业进入新一轮洗牌,开展精细化运营势在必行。现实中,定位有问题、瞎扣调度费等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上下班高峰期一车难求,为了找一个停车点兜兜转转。相比较价格上涨带来的吐槽,能不能有效提升骑行质量、改善体验,直接影响着“骑与不骑”的选择,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公众对共享单车涨价的讨论,也是对定价权本身的讨论。市场交易,虽然说遵循“你情我愿”的原则,但公平是底线、诚信是红线。 从一根雪糕卖到六七十块钱催生网络热词“雪糕刺客”,到“共享充电宝涨至4元每小时”登上热搜,再到共享单车涨价带来的讨论,人们对价格的关注,并不单纯因为对“涨了几块钱”变得更敏感,也是思考在信息不对称、地位不对等的情况下,有没有选择的空间、有没有得到尊重。从某种意义上讲,类似共享单车这样的行业,服务的是数亿用户、解决的是刚性需求、利用了大量公共资源,定价是不是完全企业说了算,即便涨价该不该有相应的程序? 值得探讨。消费者权利意识也在增强,如果抱有“割韭菜”的心态、套路消费者的做法,留下的将不仅是“吃相难看”的评价,也会让创新价值大打折扣。
这正是:
共享热潮退,行业理性回。
涨价不治本,精细是正轨。
9、有趣、有料、有关爱……今天,好的科普“长”啥样 喻思南 人民日报评论 2022-08-25
有人说,我们迈入了终生学习的时代。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人群对知识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催生出科普的旺盛需求。不久前,《“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公布,强化新时代科普工作价值引领功能、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等6项将重点实施的任务,为科普事业勾勒出一张蓝图。好的科普到底“长”啥样?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回望这些年,与互联网的融合碰撞,深刻改变了科普的传播方式和生态。 从网络专栏到个人公众号,从短视频到直播,一台手机、一个平台、一个账号,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转身便成为科普达人,通达成千上万的网民。科普创造者多起来,科普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元。不难发现,一些科普受欢迎的共性在于,他们都以人们易于接受的方式传播知识,让科普变得生动有趣。 70多岁的同济大学物理学教授吴於人,被网友亲切地称呼她为“吴姥姥”。她用竹扫帚、大铁锅、气球等物品,展示深奥的科学原理,收获了百万粉丝关注;中科院物理所团队结合社会热点开聊,设计巧妙的小实验“正经玩”,把科普做“出圈”。“科学原来如此可爱”“看完也想当科学家”,网友的心声背后,是一颗颗科学好奇心的苏醒。
让科普变得有趣,不仅是表达方式的变化,更是科普传播理念的转型。从公众角度思考他们需要什么,而不是我想说什么,摒弃过去以我为主的灌输和说教,以平等的视角做知识分享、经验共享,让高质量的科普春风化雨,深入人心,这是互联网时代“好”科普的基本特征。 科普,传递的不只是知识,更是思维方式。有趣,也是培育科学思维的要求使然。从日常生活入手解答疑问,增加科普的趣味性,才能吸引更多青少年主动了解科学、爱上科学。毕竟,对大多数人来说,枯燥的公式、复杂的推演,只会让人敬而远之。
数字时代,信息触手可及,传播速度加快。科普更便利的另一面,则是内容的纷繁复杂,也为形形色色“科学流言”提供了更多渠道。 一些看上去就不靠谱的“科学流言”,如果不及时予以澄清,很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可曾记得,网络上谣传的“打针西瓜”,导致一些地方的优质农产品滞销;有的“民间偏方”,让一些老年人误入养生歧途。面对层出不穷、不断变换花样的流言,既要精准辟谣,也要主动出击,以权威声音补位,构建起抵御“科学流言”的有效屏障。
信息爆炸,高质量的内容尤为珍贵,科普创造同样如此。让权威的、有料的声音及时抵达更多人,不只是提高“科学流言”的免疫力,更是提升科学素养的关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专业人士的及时答疑释惑,帮助人们理性认识病毒,为科学防疫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当前,从保障好舌尖上的食品安全,到推广防灾减灾方法,再到解析“双碳”、5G、干细胞等社会热点,都需要更加有料的科普来助力。
让更多人共享科技发展的成果,是科普的题中应有之义。对我们这么一个幅员辽阔,发展水平高低不等的国家来说,好的科普既要面向大多数,也需在补短板上下功夫。近年来,我国科普资源加大了向农村、基层倾斜的力度。 截至2020年底,全国建成农村中学科技馆1112所。1700多辆科普大篷车常年跑在田间地头,它们是校园里的小型“科技馆”,也是农田边的“流动技术服务站”,播撒下知识的种子,让科学梦想托起明天的希望。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的是科普形式,不变的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这一价值底色,便是好的科普生长的方向。
这正是:
好玩科学,
有趣科普。
10、年轻人返乡种田,是退路还是出路?许晴 人民日报评论 2022-08-26
最近,不少年轻人在网上讲述自己离开城市、返乡入乡的故事。他们正在经历的乡村生活,有夕阳好看、雨声好听的诗情画意,也有劳作辛苦、生活孤独的烦闷惆怅。农业农村部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超过1100万人。对于在乡村生活创业的年轻人来说,这是退路还是出路?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整洁的村屋,明媚的光线,慵懒的黄狗,烂漫的野花,脸上写满惬意自如的年轻人面对镜头,忙碌时种田养蜂、采茶挖笋、煮饭烧菜、染布制陶,闲暇时吃西瓜、听蝉鸣、吹山风、数星星。在短视频平台上,乡村生活主题从冷门到热门,从沉寂到火爆。因为背景风光太美而被调侃P图的“假背景男孩”、一票难求的“村BA”篮球赛、一砖一瓦亲手打造的梦想小屋,频频“出圈”的乡村生活,让不少年轻人通过互联网的窗口增进对乡村的了解,满怀憧憬,希望在此间过上“向往的生活”。
有的人在乡村寻找退路,或是把这里当作疗愈身心的港湾,远离城市的喧嚣和工作的压力,大口呼吸新鲜的空气,极目远眺漫山的翠色,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缓慢节奏中收获放松和平和;或是把这里当作亲近自然陶冶情操的学校,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感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踏实和满足。 有的人在乡村发现出路,把这里当作干事创业的舞台,搞种养殖、拍短视频、开展直播带货,在广袤的土地收获宝贵的青春体验;不仅如此,根据综合测算,一个返乡创业项目平均可吸纳6到7个农民稳定就业,17个灵活就业,年轻人不仅能实现个人的追求,还能带动村民们就业致富。
今天的年轻人为什么乐于返乡入乡?一方面离不开厚植于中华传统文化根脉之中,对田园乡村生活的赞美和向往。文人墨客笔下,乡村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闲适,也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辛劳;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泊,也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热闹;有“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田园风光,也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自然美景。田园牧歌的浪漫,“莼鲈之思”的呼唤,恬静美好的乡村生活自有一种穿越古今的强烈吸引力。
先有美丽的乡村,才有向往的生活;有了乡村的振兴,就有发展的前景。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返乡入乡,折射出这些年发生的山乡巨变,彻底改变了乡村的落后面貌。 曾经世世代代靠手扒岩石出行的深山村寨,如今修通了盘山路,架起了铁索桥,“行路难”问题得到解决;曾经“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贫瘠之地,如今因地制宜找到特色产业,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曾经炸山采石粉尘漫天、村民连窗户都不敢开的村庄,如今从“卖石头”转为“卖风景”,重现秀丽的山川;曾经“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的村庄,如今村容村貌更加整洁,人居环境大为改善……产业、教育、医疗、生态、文化,乡村方方面面的改善越来越多,让一些曾经极力跳出农门的人们看到了希望,又主动回到家乡。
乡村总是张开温柔的臂弯,包容来到这里的年轻人。无论是寻找退路还是出路,只要心里有目标和方向,人们总能在乡村治愈焦虑、坚定信心,磨炼意志、增强本领,实现价值、收获成长。但不能否认,目前的乡村还存在不少短板和不便,对很多人来说有许多必须从头学起的知识和技能,也将面临观念和习惯的转变。 习惯叫外卖的人,在这里要亲手操持一日三餐;曾经五谷不分的人,要从头学习各种农业知识,也要面对来自自然和市场的风险挑战;喜欢说走就走、来去自由的人,将在这里深刻理解费孝通先生所说,“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在返乡入乡之前,还有许多需要考虑清楚的问题,确认自己能否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行动,能否保持干事创业的热情,把乡村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积淀,纵横数千里的地理差异,造就了中国天南地北独具特色的60万个村庄。每一个乡村都有独一无二的特色,村里的每一个年轻人也都将书写精彩而独特的人生故事。
这正是:
白云深处有村庄,青山脚下耕织忙。
莫问客人从何来,此心安处是吾乡。
素材 积累|北大中文系学霸都在背,这些超美句子作文用上50+! 2022-09-03
作文 素材 | 2022重庆山火作文 素材 、范文、试题、解析、视频、金句、角度…… 2022-09-01
素材 | 《读者》30年最佳卷首语10篇,篇篇经典! 2022-08-31
作文 素材 | 2023届高三最新名校摸底模考优秀作文!涵盖超热作文主题~ 2022-08-30
素材 | 57分和38分的作文标题,究竟有什么区别? 2022-08-29
作文 素材 | 人民日报50个时评短句作文 素材 2022-08-28
▍编辑:子不语▍标签:作文 写作技巧▍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仅作分享之用,版权归原平台及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