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作为六朝故都,其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交相辉映,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菊花名城。这里可谓到处都是风景名胜区,因历史文化的积淀极为深厚,人们最常被吸引去开封旅游的大都是铁塔、龙亭,而在近郊的古吹台其实也是非常值得一去的旅游胜地。
传说这里原是春秋时晋国,一位双目失明的音乐家师旷学艺弹琴奏乐的地方,据说当年师旷为了专心致志的的研习乐曲,自瞎双眼从而取得了更深的音乐造诣,因为他经常在这座高台上吹奏,人们便把这座高台命名为古吹台。现在这里属于开封最古老的名胜古迹古吹台,如今坐落在禹王台公园里,禹王台公园位于开封东南隅,秋季时分来到这里绿树掩映,宁静清幽,绿荫蓊郁,菊花朵朵。
禹王台南台阶下面入口处,是一座门楼式牌坊,上写“古吹台”三个大字,是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河南地方官何煟书写。门口抚琴的雕塑为悼念师旷,便在其住过的地方筑台建祠,所供上的师旷抚琴塑像,以便于让后人瞻仰。
师旷何人?春秋时著名乐师。他生而无目,故却博学多才,尤精音乐,善弹琴,辨音力极强。在明、清的琴谱中,《阳春白雪》、《玄默》等曲解题为师旷所作。后世的传说中,他被演化成音乐之神。
展开全文
如今在古吹台中,乐师师旷曾吹奏“阳春白雪”的土台,已无处可觅了,而今在这里看到的是香火旺盛的禹王庙。同样也是植根于古城开封悠久的历史文化土壤之中,据说是明嘉靖二年,由于当时黄河经常泛滥,人们心中十分怀念古代治理洪水有功的禹王,希望禹王的神灵能够保佑开封免受水灾,就在吹台之上修建了禹王庙,之所以现在的古吹台又名禹王台的由来。
禹王台的建筑是清代重建,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庙内大殿供奉着禹王塑像。尽管千百年来开封历经变故,黄河屡屡泛滥成灾,至今已成“悬河”,河面高出开封城区九米,无数历史陈迹已被深深地埋存于黄土之下,而古吹台的记忆却依然不灭,累代流传。如今这里是人们对大禹治水的功绩的歌颂与赞扬,更是人们对大禹无限的感恩与怀念。
大殿北壁镶嵌有清光绪年间河南巡抚刘树赏摹刻的峋嵝碑,文字奇古,字体怪异,为书法爱好者所珍视。
古吹台建筑群内外的碑刻堪称一绝,碑刻从明代至民国,真草隶篆,蔚为壮观。而高台之上还遗存有《功存河洛碑》、《乾隆御碑》、《康有为石刻》等大小碑刻30余件。
在禹王庙正殿后面,有座御碑亭,亭中碑上刻有清乾隆皇帝南巡开封吹台时亲笔写的一首诗。原文是:“京国探遗迹,苔碑率隐埋。何期得古最,果足畅今来。胜日停銮跸,凌晨陟吹台。传踪思颉旷,作赋羡邹枚。风叶梧青落,霜花菊白堆。寻廊榄郊郭,俯极崔巍。杜子真豪矣,梁王安在哉?无须命长笛,为恐豫云开。”现在在禹王台乾隆御碑中,我们可以看到“风叶梧青落,霜花菊白堆”的诗句。也是再次证明宋人爱菊,家家户户种菊花的历史渊源之长。
绕过御碑亭往下楼梯,这里是一组修缮后的三贤聚处四合院,主要建筑有禹王庙、三贤祠、水德祠等。水德祠和三贤祠是后世续建的。院内北屋正殿三间,内有“三贤相聚”彩色塑像,东配殿三间内有“千金买壁”“十载客梁园”组塑。西配殿三间内有“吹台赋诗”和“吟诗遣怀”两组塑像。
千金买壁
据说当年李白、杜甫、高适三贤相聚在古吹台,饮酒赋诗,李白一时兴起还在白墙上写下《梁园吟》,后来有人看到墙上背涂写了字想要擦去,却被一位懂得赏识的宗小姐拿一千两银子买下了那堵墙。当李白知道这件事后,便请杜甫和高适做媒,到买字小姐家求亲,从而成就一段千古佳话。
走过一座三拱石桥,不长的桥面很宽,更为突出的是在桥主拱两侧分别建有两个四角攒尖顶小亭,因为这四个亭子的缘故,现在这座桥就被称为“四亭桥”。
两千五百多年,多少个沧海桑田,风雨变化。属于汴梁八景的“梁园雪霁”“吹台秋雨”都已无从寻觅。而古代建筑却绵延不断,院内禹王台、御书楼、师旷祠、碧霞元君祠、御碑亭等都被保留了下来。
现在禹王台公园,里面除了文物古迹,还有辛亥革命烈士纪念园、牡丹园、中日友好樱花园、芳春园等游览景区。一年的时光里的每个季节,这里都有着不一样的美好风光。园内那垂吊着干花薰衣草的紫色林荫小路上,一旁的菊花争相绽放,五彩缤纷的色彩,娇嫩欲滴的花瓣,亭亭玉立的身姿。漫步古吹台这醉人的秋景,迷人的暖阳中,耳边仿佛响起了乐师师旷曾吹奏的千古绝唱,阳春白雪... ...
-----------------------------------------------------------------------------
【联系作者】
@红粉飞飞521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商用,不得任何形式转载。
请尊重原创,谢谢合作。
公共微信号: 飞飞摄彩,公众微信号:y274688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