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艺录
“用笔有什么讲究”不是一个可以用语言或文字能表达的问题,而是一个只能用动手实践来回答的问题。说得越多越具体,往往离用笔的实际越远。怎么掌握好正确的用笔?一是仔细看古代法书名家墨迹,二是看老师的正确示范,三是自己不断地探索实践。
执笔不要太紧、太高。执得太高,气力都用在肩膀上了,腕底反而没有什么力。我初学时候也有这个毛病,因为强调悬腕,所以执得太高,养成了习惯,到现在还很难改过来。
临帖开始不要太快,太快了就往往只注意到大概的间架结构,不容易仔细观察用笔微妙处。而用笔的奥妙,正在大多数人可能忽略的那些细微之处,所以王僧虔在《笔意赞》中就有“纤微向背,毫发死生”的话。说穿了,外行与内行,书法家和一般人写毛笔字,其中的区别,就在这一点点上。
唱歌水平高的人能做到声音不高,而传的很远。以前的人唱戏没有音响设备全凭功夫,使坐在最后一排的人也能听得清,同时坐在前排的人也不觉得刺耳。这里不是凭嗓子高,而是凭技巧,这才叫内行。字写得大,讲究所谓视觉冲击力,这不是书法上的行话,内行人不讲这个。
很多人学徐文长,只是学他的风格,其实一个书法家的独特风格,是他一生中多方面的经历和特殊感受催成的,其他人无法学,也不可能学得的。你没有徐文长那种艰难潦倒的经历和感受,坐在大厦之中,开着空调,喝着牛奶咖啡,哼着流行歌曲,你怎么会变成徐文长?怎么会出来个徐文长风格呢?1961年,我有一天拿了自己的中国画习作向潘天寿先生请教,潘先生就告诫我:“吴昌硕、齐白石的画不能学,我的画也不能学,因为我们这些画风格太明显,你们一学就学到风格上去了,而风格是要自己体会出来的,别人学不来的。学就应该学基本功,学中国画的基本功,我认为还是芥子园最好,我就是从芥子园出来的。”这话对我启发很大。
写字姿势要正确,两脚放平,双肩放松,执笔欲紧不欲死,这样,全身的力才能提得起,送得到笔尖上。从脚底到笔尖,哪一个关节发生紧张,气就会结塞,这个道理,可能同打太极拳类似。
学书要善于动脑筋。我看许多人写字,写一张,丢一张,自己不好好检查一下,动不动就拿给我看,问我写得怎么样。所以我总是反问他一句:你自己觉得怎么样?就是让他自己先动动脑筋。在临帖过程中,我是二线的老师,一线的老师是字帖,你应该先问一线的老师,对照原帖,看看还存在什么问题,再反复写,反复对比,实在写不出,再来问我这个二线的老师,这样你的体会才会深刻。多问几个为什么,脑子动多了才能灵活,才能发现问题,也才能有真正属于你自己的独到见解。
展开全文
其实作笔记非常重要。我个人体会,只有在作笔记的过程中,才能真正体会到老师讲课的高度和深度。有时听去很生动的演讲,如果作起笔记来反而觉得没什么好记的;而有时听去很枯燥的讲演,里面倒是有很多精彩深刻的学术内容,不作笔记的话往往就失去了。现在人喜欢依赖现代设备,觉得录音比作笔记省事,但我敢保证,只要你是为了省事,即使录了音你也不会去再收听的。我希望大家作笔记。
“永字八法”,不如说“永字八势”更确切,虽然说八势也不完全准确。中国的文学艺术传统,强调人的生命的意会和感受,不主张下定义,不主张建立统一标准,更不能搞量化。量化的书法都是假的。
中锋不能下机械化的定义。清代人对中锋的讲法大多不对。简单点讲,中锋就是不走极端,凡是锋在笔画内同时不偏向极端的用笔,都属于中锋。
笔法包括执笔、用笔、运笔三个内容,执笔和运笔虽有个别书法家例外,但基本上是一致的,用笔是历来所有书法家都一样的,不能有例外,例外的就不能算是书法,所以赵松雪有“用笔千古不易”的讲法。笔势是每个书法家用笔中的个性化习惯,是形成个人风格的重要内容,每个书法家都不会完全相同(笔迹学恐怕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笔意是不同环境、心情而引起的书法特征,同一个书法家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不同情绪下都会有不同的表现。
灵活的理解书论,不要思想僵化,不要对号入座,不要把它们当作具体的技法指导,否则不如不读。明代以后的书论讲得太具体了,往往中听不中用,可以少读甚至不读。
临帖时须有敬畏之心,《礼记》里说“俨若思”,朱熹说“敛身正座”,都是强调这种精神气质。要理顺你与帖的关系,充分尊重这位一线的老师,究竟是谁改造谁?我看有的朋友不是他在临帖,而是帖在临他。宾主关系不能搞错,临帖时帖为主,我为宾,我就得尊重主人家的规矩。自己一没有资本,二没有技术,不好好打工,反而摆出一副老板派头,这种心态要不得。
我认为学诗先要多读多背,先找到感觉,不要刚开始就弄格律。有的人作的诗比读的还多,即使平仄格律调对了,还是不像诗。
书法教育的关键是素质教育。好比一支球队,只传授技法的教练往往是低层次的,素质教育远高于技法教育。学书法要避免最后落得只会写字,那叫写字匠。
——金鉴才
杭州的冬日,街道两旁的树依旧充满着绿意,路过西子湖畔,人群川流不息。穿过几条马路,进入一条安静的小路,便来到了杭州国画院。门口站着一位老人,穿着一身休闲的衣服:休闲鞋、牛仔裤、卡其色的长夹克、一条红围巾……一副金属细框眼镜戴在瘦削的脸上,透出一股文人气。他的步态非常稳健,很难看出已经有70多岁了。见我们下车,他便亲切地过来迎接我们,这便是与金鉴才老师的初见。
金鉴才作品
一
杭州的美自不用多说,这里的环境好像天然充盈着一种孕育创作的养分,让无数的文人墨客流连忘返,同样一批批优秀的文人艺术家也从这里诞生。而金老师的艺术之路,也是从这里开始的。当时正在读美院附中的他一心准备报考国画系花鸟专业,而经潘天寿、吴茀之等老师的引导,经过层层选拔,进入了当年只招收两人的书法专业,因此金老师成为了我国书法界第一届书法专业的本科生。在这里他接受到了权威的师资,包括专业和文化修养的各方面的教育。他受业于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陆维钊、朱家济、沙孟海、方介堪等众多当代书画界名家,又尝问业于张宗祥、韩登安先生。金老师可以说是承袭了中国书法发展的正脉。
不仅如此,他深谙老一辈书画家提倡的书画印兼备,在各个方面都有所造诣,可谓书画印俱佳。金老师行事低调,举手投足间都透出一股文人气息。关于自身的宣传不多见,甚少展览,但看过金老师众多作品集的人都不由得对他肃然起敬。众所周知,在求学之初,金老师是从绘画学起,如今在绘画方面,他做花鸟画极有大家之风范;作为国家第一批书法本科人才,接受了最正统的书法教育,尚古的他在写书法自是行之本色,尤以楷行书驰誉书界;金老师还担任西泠印社副秘书长,也曾任主编,书画印俱佳的他能够篆刻铁笔。金老师的书法经历了行书、狂草、楷书等几个轮回,讲究笔法字形的规范,尤其以临摹古帖和古文辞书法为标杆,有当代人难至之特殊境界。
金鉴才作品
二
金老师在中国美院、西泠印社、浙江书协、浙江省文史馆等文化单位任职,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和金老师的交谈中,他反复提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开幕式上提到的“四个自信”,其中特别强调了文化自信。他认为文化自信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饱受西方侵略,遭受了很多大的灾难。在当前这个时代下,我们应该振作起来,此时文化当然应该站在前列。中华民族的精神,主要体现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而我们民族能够有这样一个传统是非常不易的。
习近平总书记讲过:“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是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已经有5000多年历史了。”金老师认为作为书画艺术工作者,要做好“不忘本来”的事情。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过的:“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中国书法、中国画的进步过程,就是将文化基因加入的过程,当我们的文化提高了,那么书法水平就会渐渐地提高起来。这其实也就是习总书记所强调的“不忘本来”,金老师强调传统文化就是本来。如果不回头看看我们的本来,就容易迷失方向,丧失未来。而当下我们已经接受了很多外来文化,然而更多的是应该不要忘本,重回“本来”,需要好好地补一补,需要更加往前推进一步,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然后更好地发扬中华文化。在金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学者、艺术家的使命与责任。
金老师认为,中国的书法和中国的文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想要真正理解中国画、中国书法,首先要先读懂中国国情、民族性格、民族爱好,等等。中国书画艺术不是一个外形,而是有精神内涵存在其中。因此国学经典对我们的方方面面,包括我国的书法绘画,都是具有很大启发性的。
金鉴才作品
三
金鉴才老师在中国美院,有30年的书法教育经历。为了能够更多地培养我国书画人才,在金老师的主持下,建立了杭州国画院和杭州国画院美术馆。70多岁的他身体硬朗,对艺术的执着,从创作到对下一代的培养,从未停歇脚步。
作为杭州国画院的院长,金鉴才老师为国画院设立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诗书画印全面发展的新一代中国画人才,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继承下来、发扬开去。
他认为当前我国的书法教育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过于专业化对中国书法来说并不合适。中华文化,尤其是书法,它的文化含量应当非常之高。细数历史,那些有较高造诣的书法大家,没有一个不是文人。他认为当前我国书法教育太专业化,学生片面地写字、练技巧,不利于真正地理解中国书法的精髓。书法家应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这对于书法家后期的成长会更加有利。其次,他还强调书法创作中的“扬长避短”。当下我国的书法教育中,大多数老师都会强调真草篆隶行兼备,所谓“遍临群帖”。而金老师则更强调学生主攻一两种书体,就好像黄山谷的一段话:“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纯不欲杂。读书务博,常不尽意;用心不纯,讫无全功。”博跟精的关系值得我们思考。他说:“书法教育应该扬长避短,而不应该取长补短,因为这个短是补不了的,补了短,往往长处也就没有了。所以我觉得书法家应该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出来,剩下的时间再多读一点书、做点诗词,这样子对书法家的培养会更好一些。”中国传统文化还强调学与术、道与技的关系。所以他教导学生,术精于学,技进乎道,想要成学得道,光凭某一门技术是不行的。只有通达多门,不停留于专才的层面,才能造就大师,就像历史上的苏东坡、赵孟頫等那样兼容并包、多才多艺。在他的教育理念中,中国艺术因为多种知识的融合而强大,这个历史经验一定要吸取。因此他所倡导的诗书画印,不是写诗、书法、中国画或篆刻的简单集合,而是倡导、培养诗书画印多面手的综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恢复、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的核心内涵。
在今天商品化日益加剧、无法逆转的社会语境下,金老师提到的要培养诗书画印的综合型人才,显得更为重要。总的来说,想要达到真正有价值的历史高度,真正把中华文化的精髓传承、表现出来,离不开有志者对初心的坚守和努力。
金鉴才作品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中国书法报」,搜索「zgsfb-wx」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