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个美国大兵的梦幻秀
“子虚乌有的光,照在海面和大地之上。”著名学术大牛怀特海曾经如此描述一种“想象与现实融合的情动”。李安导演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一个美国大兵就处于这样的情状之中。本·方丹原著、让-克里斯托弗·卡斯特里编剧的故事里,B班的八个士兵因为被战地记者的镜头“捕捉”到英勇的战斗,成为媒体、赞助商、啦啦队的宠儿,他们受邀在一场橄榄球比赛的中场做“演出”,在混乱的候场、急速的交往、仿佛战场再现的焰火中,这一场既跌宕起伏又寻常平凡的美国秀,在主人公、创作者和观众眼里,各有不同的况味。
2004年,伊拉克战争处于“消灭了萨达姆然而却没有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后的维持状态。19岁的得州士兵比利·林恩和他的袍泽、直接上司,作为军人当然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他们有未知但明确存在的威胁,其强度远远高于萨达姆对美国。隐蔽的敌人,威胁和恐惧来自于过去和现实,但将永远笼罩未来,这便是比利·林恩的现实。这个预想的现实,若隐若现,或许发生,在未知的某个时
刻。这当然不是虚妄,比利·林恩的成名便是在与敌人近距离搏杀的勇武而获得,但是范·迪赛尔饰演的如父亲般的班长却牺牲,他痴迷于死亡学。作为“国家-个人”层面的“美国-英雄”,只要感到威胁之后,便会永远存在,这不需要逻辑和证据,敌人或许是真实存在,也可以是“创造出来的”。小布什在2004年之所以能够连任,便得益于美国人的集体意识。
在美国国球的橄榄球赛事的中场表演,可以看做是中国人熟悉的NBA中场的扩大和升级版本,充满了足够的矫饰和悖论。比利·林恩们作为嘉宾和道具出现,可以让球迷、观众和爱国者都得到满足。这是绝大的消费空间,象征着美国精神的一线士兵、竞技体育运动员、花边甜头的啦啦队、横跨多个领域的商业大亨、军队形象推广者、商业掮客的中介律师,正在创造着巨大信息量的“生产现场”中各取所需。不同形式的欲望,以冲动、直接、妥协、暧昧或无感的外显呈现,比利·林恩置身于这个现场,整部电影都是为了他的幽深和异常的主观精神世界,整部电影中他都有几
种眩晕或者说宿醉感。电影不由自主地复现出战火连天的伊拉克时空,两者具有彼此对立和反讽的注脚功能。大兵形象的魅力,很可能稍纵即逝,必须抓住时间窗口对他们进行消费,生产、剥削、批判,都在李安的电影里共时性存在。
在伊拉克的反恐战场上,即使受到明确的威胁,士兵们自觉还是“以我为主的行动主体”。中场表演的前后,他们产生恍兮惚兮的茫然感触,价值感的复杂令比利·林恩似乎是“刚睡醒”,这是一种身体和精神都未能寻找到熟悉的反应模式带来的“惊慌”,比较之下他已经习惯了战场。这“惊慌”又和同心仪的啦啦队员的亲昵接触不同,那是凭借本能的欲望表达、磕磕绊绊是极好的。至少到现在,他还没有“能力”漫步在中场表演的舞台上,更不用说那些讨价还价的故事授权,强烈的仪式与失败的改编之间充满着不自洽的反讽。比利·林恩对自己的期望,还是在家中的那个赤子,还是没有完全进入游戏的世界,所以无论是伊拉克战场还是美国的中场,他的心都那么有劲,如未经驯服的初生牛犊,意象纷纭。 (云飞扬)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