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6年,西汉朝廷的日子越来越富裕,不再像文景时代那样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尤其是现在的匈奴正在窝里斗,分成南北两部。南匈奴,靠近中原,既亲近,又温顺;北匈奴,不服天朝压制,幸而远在漠北。从而没战乱,真是太平盛世。汉元帝“饱暖思淫欲”,便动起了“选秀”的歪点子。说白了,就是把天下美女,都往他自己床上拽。
刚刚16岁的王家女儿便出落成了明眸皓齿、天生丽质的美人。美,是娘胎里带来的资本,谁也抢不走。方圆百里,都知道王昭君“南郡一枝花”。王昭君名冠南郡,连叫花子都知道:她定然是郡守大人和县令老爷瞄准的第一猎物。
《后汉书》透露了王昭君在宫里的一个细节:“(王昭君)入宫数年,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苦等三年,音空信渺。
走投无路的王昭君沦落到了这一步。见皇上,没门;待诏,等于慢性自杀。好歹挪挪窝儿,总比现在强。这一天,总算盼来了!
公元前33年,南匈奴呼韩邪单于第三次来朝,他附带了一个政治条件迎娶汉女,自请为婿。说来可笑,呼韩邪大约40岁,与汉元帝年龄相仿。本来双方“相约为兄弟”,是平起平坐的好哥们儿,一旦结亲,单于岂不小了一辈?
展开全文
汉元帝舍不得将自己的女儿远嫁匈奴,于是想了坏主意,封"王昭君"为公主,前去与呼韩邪单于和亲。
公元前33年,王昭嫁于呼韩邪单于。昭君似乎应该知足了,呼韩邪单于并非“只识弯弓射大雕”,反倒是个地道的性情中人,颇有几分侠骨柔肠。老夫少妻,百般恩爱,这也算“摸黑”撞上了好姻缘。哪儿成想,刚热汤热水地过了一年多,阎王爷便招走了呼韩邪。被窝儿还没暖热乎呢,就守起了寡。昭君身边只躺着刚刚降生的小男孩儿——伊图智伢师。孤儿寡母,无依无靠,往后的日子怎么过?
游牧民族的风俗,在汉人眼里极为野蛮。《汉书·匈奴传》里记载:“匈奴父子同穹庐卧。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尽妻其妻。无冠带之节,阙庭之礼。”也就是说,养子有权得到后妈。
王昭君梦寐以求的就是回中原。呼韩邪死了,冷酷的政治游戏也该收场了,她迫不及待地上了一道表章。孤苦伶仃的小寡妇还能替朝廷做什么呢?开开恩,放我回家吧。
按理说,这点要求并不过分,皇帝一句话,王昭君的心愿便彻底了啦。此时,汉朝皇帝已经是汉成帝,他继位不久,需要稳固边疆,好不容易匈汉战火熄灭,肯定不想多事,于是敕令王昭君"从胡俗",无奈之下王昭君又嫁给了复株累单于,好在复株累单于对王昭君这位"小妈"依旧十分宠爱。
复株累继续老单于呼韩邪的政策,不扰汉境,命令胡民逐渐放弃游牧,由王昭君教他们生产,可怜,平沙落雁的美女王昭君,彻底的沦为了政治牺牲品,好在复株累对她也非常好,两人一起生活了11年,并且生了两个女儿。
复株累单于死后,他的子女年幼,由弟弟栾提且麋胥继位,称为搜谐若鞮单于,这家伙早就觊觎王昭君的美貌,上任后就霸占了王昭君为妻,连请示的机会都没给她,搜谐若鞮单于答应王昭君,依旧保持不骚扰汉民,可怜一个早被汉朝抛弃的女子,为了国家安定依旧是委屈了自己。
史书记载"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边境五十年无战事的背后,是一个弱女子,嫁给父子三人换来的和平。
她只有33岁。这个美貌绝伦而又多灾多难的奇女子,曾大胆地选择了自己的命运,她扎根在茫茫的高原草地上,像一棵耐旱而茁壮的野草,顽强地活了下来。她一嫁再嫁,生儿育女。12年,无边岁月,远比人们的想像更悲惨、更凄凉。
路上黄沙滚滚,飞尘漫天,战马嘶鸣,鸿雁哀怨,公主不知前程如何,心绪难宁,命人拿来琵琶,遂弹奏一曲《琵琶怨》,曲声凄美悦耳,长风猎猎下美人衣袂飘飘。此情此景,令南飞的群雁忘记了拍动翅膀,纷纷落于平沙之上。”一首《琵琶怨》道出了太多无奈与悲哀!